相較于年初約50萬元/噸的價格,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腰斬。業內預判,碳酸鋰價格下行是趨勢,但從未來市場需求增量與新增供給情況來看,下行空間不會太大。

碳酸鋰

50萬元/噸、40萬元/噸、30萬元/噸、25萬元/噸……2023年開年以來,短短3個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跌幅大超預期。另有消息稱,目前已有散單報價逼近20萬元/噸?!?/p>

20萬元/噸左右的價格,這是此前多位業內專家以及相關產業鏈負責人預判的電池級碳酸鋰中長期相對合理價格。

鋰價下行提振市場消費

相較于年初約50萬元/噸的價格,目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已腰斬,對此,3月30日,贛鋒鋰業(002460)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從背后邏輯來看,當前鋰鹽價格下跌:一是下游變動、尤其是汽車廠商競爭激烈(燃油車價格戰等);二是之前市場預計供應量有較大增幅,包括鋰云母和鋰鹽湖,有供過于求的預期,導致鋰鹽價格走低市場開始觀望,包括儲能等需求也都在等待鋰價繼續下跌,從而出現了去庫存的情況。

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電池百人會理事長于清教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從目前國內情況來看,打壓、炒作、經濟下滑、行業去庫存、周期調整等多方面原因導致下游整車企業和動力電池以及儲能的采購訂單受到影響。

近日,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顯示,雖然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94.6GWh,但是出貨量卻高達465.5GWh,遠高于裝機量。2022年全產業鏈的動力電池庫存高達164.8GWh,2022年全行業的動力電池庫存達到歷史新高,使得2023年行業去庫存的壓力大增。

對于鋰價的下行,業內普遍認為,利好電池新能源產業可持續發展,有利于新能源車企、電池企業成本下行,提振消費市場,從而也帶動中上游需求。

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3月30日在公司業績會上表示,2022年碳酸鋰價格上漲很快,以每輛車50公斤用量來計算,僅碳酸鋰的成本就需要2萬元以上。今年年初電動車價格戰開啟后,電池原材料反而降價,從最高的50萬到60萬元每噸降到30萬元每噸,因此,每輛車降價1.5萬左右。

廣汽集團財務負責人王丹介紹,以70度電池為例,碳酸鋰的價格每噸下降10萬元,每輛車的成本就會下降4000元。

億緯鋰能3月31日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碳酸鋰價格持續下行,一方面,可以降低電池廠的采購成本,作為鋰電池中游四大件,正極材料成本占比較高,碳酸鋰價格持續下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產品生產成本。另一方面,伴隨價格傳導,下游客戶預期可以享受成本下降的好處,優化產品定價,促進銷量提升,從而反向促進電池廠的出貨量。

鋰鹽價格向下空間不大?

未來鋰價走勢如何?雅化集團表示,鋰鹽產品價格下跌是必然的,也只有價格回歸到市場認可的合理區間,行業才能良性健康發展。公司需要直面這一趨勢,通過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行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天齊鋰業分析稱,2023年起,全球鋰供需緊缺或將逐步緩解,預計鋰需求的增速將有所回落,基于供需平衡的規律預測,鋰化工產品價格中樞或有所下行。從中長期來看,鋰行業基本面在未來幾年仍將持續向好,而在供需偏緊局面維持的情況下,未來幾年鋰產品價格仍具備維持穩定或位于合理的區間。

不過,贛鋒鋰業提到,目前,終端市場對于電動汽車的需求仍在,同時出現了包括重卡和儲能等在內的多元化需求。且目前澳大利亞鋰輝石供應商集中度較高,預計短期內礦石價格下跌的空間有限??紤]到近期鋰云母、鋰鹽湖等其他種類資源產能釋放速度并沒有很快,因此鋰鹽價格向下空間可能不大。

來自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鋰業分會的最新數據顯示,據中國海關統計,2022年中國鋰精礦總計進口約284萬噸,主要來源于澳大利亞、巴西、津巴布韋、加拿大等國家,同比增長約42%;我國凈進口碳酸鋰12.57萬噸,同比增長約72%。

東北證券近日發布研報分析稱,供應鏈“去市場化”趨勢愈發明顯,或進一步削弱供給彈性。目前,鋰礦新建項目中存在兩大明顯的趨勢:一是資源爭奪白熱化,60%+在建礦山已與中下游簽署了包銷協議;二是地緣戰略思維興起,資源國在加快延伸鋰鹽一體化產業鏈的同時明確表態產品僅在特定地區消化,這意味著未來自由流向市場的鋰資源將大幅減少,行業供給緊缺時間或超市場預期。

電池網今年2月份從2023西澳礦業峰會上知情人士處獲悉,目前澳大利亞西澳僅有7家鋰礦公司進入開采并銷售階段,前三大鋰礦供應商中Greenbushes目前年產約90萬噸鋰輝石,在包銷權中天齊鋰業占25%,美國、澳大利亞公司占75%;Wodgina2023年鋰輝石產量估計120萬噸,包銷權100%歸美國雅寶;Pilbara2023鋰輝石產量估計85萬噸,獲得包銷權的企業包括:蜂巢能源、贛鋒鋰業、寧德時代、韓國POSCO……每一家包銷約12.5萬噸左右。

該知情人士透露,Mt Marion2023年鋰輝石產量約40萬噸,全部由贛鋒鋰業包銷;Mt Cattlin2023年鋰輝石的產量約20萬噸,由全球多家公司包銷;Bald Hill2023年鋰輝石的產量預計5萬噸左右;Core Lithium2023年鋰輝石產預計17萬噸,其中,雅化集團包銷7.5萬噸,贛鋒鋰業包銷7.5萬噸,其余買家在爭奪剩余的2萬噸。

該知情人士對電池網表示,前幾年澳礦鋰輝石的主要買家是中國、韓國、美國的公司,現在多家德國公司也沖進澳大利亞鋰礦市場了,不惜代價買、買、買。

總體而言,碳酸鋰價格下行是趨勢,但從未來市場需求增量與新增供給情況來看,下行空間不會太大。同時,為應對鋰價下行,相關鋰鹽生產商正通過加速開拓海外客戶、拓展終端市場客戶、訂單模式偏向長單為主、業務向上游礦產資源以及下游電池材料及電池等環節延伸等等方式,來應對鋰價大幅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

[責任編輯:張倩]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動力電池
碳酸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