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隆科技濕法產線 圖片來源:深藍資本
1月4日消息,近日,蔚來資本領投一體化電池回收企業全南縣瑞隆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瑞隆科技)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瀚暉資本、美的資本、深藍資本等機構跟投,深藍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獨家財務顧問。
據悉,本輪融資后,瑞隆科技將在廢舊電池采購渠道開拓、技術研發等多方面持續發力,保持成本控制、多樣化渠道體系及高技術壁壘的優勢。
資料顯示,瑞隆科技成立于2016年,專注于汽車動力電池和數碼電池的大規模工業化利用。作為入選工信部第四批動力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瑞隆科技已建成10萬噸電池拆解破碎產能,25000噸電池級鈷產品、25000噸電池級鎳產品和5000噸電池鋰產品的濕法冶煉產能。
瑞隆科技僅使用退役、廢舊鋰電池為原料,可環保高效處理幾乎所有類型的鋰離子電池,完成從電池整包直到電池級冶煉產品的回收全產業鏈布局,并通過“廢料換原料”、長單戰略協議等方式與國內多家主要動力電池生產企業、車企以及國際知名品牌商達成合作,已擁有長期穩定供應電池級鎳鈷鋰產品到主流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經驗。
據電池網此前不完全統計,2022年,電池回收及相關企業經濟價值逐漸凸顯,金晟新能、順華鋰業、賽德美、博萃循環、恒創睿能、動力再生、杰成鎳鈷、融通高科、錦源晟、金凱循環等產業鏈企業接連宣布完成大額融資,投資者不乏蔚來、陜西汽車、蜂巢能源等車企及電池廠身影。
在政策層面,工信部等部門正發力推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強化法規制度建設,推進協同監管,加大政策支持。
2022年12月,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四批)發布,41家企業入圍。截至目前,工信部共發布4批電池回收白名單企業,白名單企業已達88家。
當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積極發展綠色低碳消費市場。健全綠色低碳產品生產和推廣機制。促進居民耐用消費品綠色更新和品質升級。大力發展節能低碳建筑。完善綠色采購制度,加大政府對低碳產品采購力度。建立健全綠色產品標準、標識、認證體系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規范發展汽車、動力電池、家電、電子產品回收利用行業。
在市場前景方面,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中國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拆解與梯次利用行業發展白皮書(2022年)》顯示,2021年中國理論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量高達59.1萬噸,其中廢舊動力電池理論回收量為29.4萬噸,3C及小動力廢舊鋰離子電池理論回收量為24.2萬噸,其他相關的廢料理論回收量為5.5萬噸。EVTank在白皮書中預計2026年中國理論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量將達到231.2萬噸,理論市場規模將達到943.2億元,遠高于該機構在2021年度發布的白皮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