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量不及預期、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疊加價格下行,上半年電解液領域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集體飄綠。

電解液

據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上半年中國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出貨量為50.4萬噸,市場規模為241.9億元。EVTank預計,2023年全年中國電解液出貨量將達到116.9萬噸。

電解液

在價格方面,EVTank數據顯示,電解液的均價由2022年上半年的10.8萬元/噸下降到2022年下半年的7.6萬元/噸,到2023年上半年,全行業電解液的均價已經跌到4.8萬元/噸左右。

2023年上半年電解液領域上市公司業績匯總

供需調整下業績飄綠

需求量不及預期、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波動,疊加價格下行,上半年電解液領域相關上市公司業績集體飄綠。

據電池網梳理發現,統計在內的13家上市公司中,在營業收入方面,除了今年7月剛剛在創業板上市的??菩略瓷习肽晡⒃鲋?,其余12家上市公司均出現下滑;凈利潤方面,更是全軍覆沒,悉數下滑。

上半年,凈利潤下滑最為明顯的當屬電解液溶劑生產商奧克股份,由盈轉虧,歸母凈利潤虧損約1.5億元,同比降低412.4%,扣非凈利潤同比降低549.79%。公司新能源材料板塊產品主要包括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

奧克股份在半年報中分析稱,業績虧損主要是由于:受下游需求不足影響,公司主導產品聚羧酸減水劑聚醚單體銷售收入下降導致毛利下滑嚴重。同時,受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單價下滑影響,公司新能源材料碳酸酯系列產品收入下降導致毛利同比下滑嚴重。

不過,上半年奧克股份參股公司華一股份通過深交所創業板首發申請;參股公司杭州萬鋰達也在促進新型電解液材料、安全性添加劑等業務方向的研發及產業化。奧克股份稱,隨著行業內電解液溶劑產能出清,供需關系調整后,碳酸酯產品將回歸盈利區間。

目前,全球電解液溶劑生產主要集中在中國,近年來國內碳酸酯生產企業產能擴張幅度較快,呈現??菩略磁c勝華新材雙寡頭競爭格局,第二、三梯隊企業市場競爭加劇。

除了溶劑,電解液行業市場集中度也在提升,EVTank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電解液行業CR10由2022年的88.3%提升至90.3%。

電解液

從中國主要電解液企業來看,上半年,天賜材料以33.7%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自供電解液的比亞迪在其下游電池出貨量增長的背景下,其市場份額提升至13.9%,排名上升一位取代新宙邦成為行業第二。第二梯隊的法恩萊特、昆侖化學等企業與第一梯隊的差距在逐步縮小,相比2022年全年,2023年上半年法恩萊特、昆侖化學和珠海賽緯的市場份額均有所提升。

在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從上述上市公司的半年報來看,主要措施是強化市場開拓,降本增效:搶占海外市場未來增量、強化一體化布局和核心原材料自供比例。例如,天賜材料六氟磷酸鋰、LiFSI自供比例達已到92%以上,部分核心添加劑自供比例達到80%以上;新宙邦也已初步完成在溶劑和添加劑等方面的產業鏈布局,確保了原材料自供,有效降低生產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解液產業鏈企業業績整體下滑的背景下,今年3月份剛剛在新三板掛牌的圣泰材料,上半年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實現營業收入2.95億元,同比增長99.49%,凈利潤1.37億元,同比增長105.60%。圣泰材料主要產品為含硫類、聯苯類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今年7月,新三板掛牌不到半年的圣泰材料在河北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啟動A股IPO輔導,輔導機構為長江保薦。

入場與離場正同時上演

除了上述企業,還有不少上市公司在半年報中也提到了其電解液領域業務布局情況,但多數公司電解液相關業務在營業收入中占比不高或尚未實現盈利。

冠城大通旗下電解液添加劑控股公司邵武創鑫上半年實現產量91.64噸,銷售量82.97噸,主營業務收入1901萬元,凈利潤為虧損423.54萬元。冠城大通稱,新能源添加劑業務方面,下半年將加強新型添加劑產品技術研發,加快二期技改工程建設并盡快投產,進一步提高產品市占率,力爭成為在該細分領域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公司。

維遠股份上半年著力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兩大高端特色產業體系。公司丙烷脫氫、環氧丙烷、電解液溶劑等裝置建設順利進行,將逐步打造起“丙烷-丙烯-環氧丙烷-電解液溶劑”新能源產業鏈。公司于2023 年1月建成投產10萬噸/年高純碳酸二甲酯(DMC)項目。

孚日股份依托子公司孚日新能源材料積極布局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新材料產品,目前,公司碳酸亞乙烯酯(VC)精制項目一期產能2000噸已達到正常生產條件,氟代碳酸乙烯酯(FEC)項目首期已開始主體施工,預計2023年年底建成投產。

日科化學今年2月發布公告擬使用自有資金2880萬元與山東宏旭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山東恒裕通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山東匯能達新材料技術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成立后擬投資建設年產6萬噸鋰電池電解液原料項目,預計項目總投資9.5億元。

富祥藥業已具備年產8,000噸VC產品及1000噸FEC產品的產能,同時也已布局BOB、LiFSI等多個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鋰鹽相關產品。上半年,富祥藥業電解液添加劑產品實現營收1.38億元,同比增長371.69%,該產品綜合毛利率從2022年上半年的-74.09%上升至今年半年度-7.79%,同比增長66.3%,至今年5月底銷售價格已能覆蓋成本,存在利潤空間。

有企業加大電解液領域業務布局,力求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也有企業籌備離場。

杉杉股份已于今年7月份簽訂轉讓電解液業務板塊東莞及廊坊公司股權協議,專注于負極材料和偏光片業務的發展,其在半年報中已淡化電解液相關業務。

延安必康因為觸及財務類強制退市標準,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在7月12日正式被摘牌,其控股子公司江蘇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主要的六氟磷酸鋰生產商之一。延安必康在2018年、2019年、2020年曾分別籌劃向東方日升、前海弘泰、新宙邦等轉讓九九久科技控股權,中間還籌劃分拆九九久科技獨立上市,均未能如愿。

瑞聯新材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動力電池需求偏弱,電解液及電解液添加劑的市場價格較去年大幅下降,公司目前暫未形成產品銷售。如果動力電池市場長期疲軟,電解液添加劑材料價格持續低迷,公司不排除會對新能源項目進行改造升級。

此外,科隆股份也提到,旗下盤錦科隆控股子公司遼寧科隆新材料有限公司生產銷售的鋰電池電解液原材料碳酸乙烯酯市場需求幾近飽和,各大生產廠商完成擴產,產品價格下降,公司產品按需生產,不再擴大投入。

2023年至今電解液領域新上市公司匯總

2023年至今電解液領域企業IPO最新動態匯總

結語

在今年,新型電解質鋰鹽生產商康鵬科技、中船特氣、圣泰材料以及電解液溶劑生產商??菩略闯晒ι鲜?。另外,電池網注意到,今年還有多家公司IPO在途,福建德爾(六氟磷酸鋰,上交所主板已問詢)、如鯤新材(電解液新型鋰鹽,科創板已問詢)、昆侖新材(電解液,創業板已問詢)、中創化工(電解液溶劑,上交所主板已問詢)、華一股份(電解液添加劑,創業板已過會)、紅東方(六氟磷酸鋰,擬新三板轉板北交所)、利興新材(電解液溶劑,已進入輔導備案期)、圣泰材料(電解液添加劑,已進入A股IPO輔導備案期)。

EVTank預計,隨著昆侖化學和珠海賽緯等電解液企業的逐步上市,加上之前的溶劑、鋰鹽等化工類企業的縱向和橫向擴張進入電解液領域,電解液企業的競爭格局未來仍存在較大的變數。

不過天賜材料日前在上半年業績說明會上提到,進入電解液及六氟磷酸鋰行業的前提需要解決生產工藝技術以及其來源問題,目前甲類高危工藝的正式生產需要有小試和中試的數據,基礎數據來源比較重要,裝置的順利投產會有一定的難度;同時根據目前已有的項目建設計劃來看,新進入者新建的產能規模均較小,從增量占比上來看不會影響到整體的競爭格局。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
電解液
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