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產業鏈的動力電池庫存高達164.8GWh,創歷史新高。2023年以來,下游需求預期放緩而供給預期提升,疊加鋰價大跌加重了市場觀望情緒,目前鋰價還未有止跌的跡象。

碳酸鋰

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鎳、鈷、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同比上漲明顯,現貨均價同比分別上漲44.1%、18.2%、301.2%。

但是,進入2023年,鋰電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進入過山車式下跌:綜合各報價平臺的數據來看,從年初的50萬元/噸,一路跌破20萬元/噸。

電池材料價格腰斬

對于后市碳酸鋰價格走勢,從企業方面傳出的信號來看,短期內難以止跌。

孚能科技董事長王瑀日前表示,“結合今年形勢,預計碳酸鋰價格會飛速地下降,估計未來探到10萬元以下也不是沒有可能?!?/p>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今年3月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提到,“(碳酸鋰)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就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苯?,他還表示,“估計未來探到10萬元以下也不是沒有可能?!?/p>

3月30日,贛鋒鋰業在接受投資者調研時表示,當前國內鋰鹽價格迅速下跌的原因之一,是下游需求變動、尤其是汽車廠商競爭激烈(燃油車價格戰等)。原因之二,則是之前市場預計供應量有較大增幅,包括鋰云母和鋰鹽湖,有供過于求的預期。導致鋰鹽價格走低市場開始觀望,包括儲能等需求也都在等待鋰價繼續下跌,從而出現了去庫存的情況。

其實,不僅僅是碳酸鋰價格下行,此前大熱的磷酸鐵鋰、六氟磷酸鋰價格也出現腰斬。今年年初,動力型優等品磷酸鐵鋰價格基本在16萬元/噸以上,目前報價已跌至8萬/噸以下;六氟磷酸鋰價格則由年初的23萬元/噸以上,已跌至9萬元/噸以下。

此外,由于石墨化成本等下行以及產能過剩,負極材料價格也在走低。

就在3月27日,負極材料上市公司尚太科技宣布停產位于河北石家莊里城道基地。尚太科技表示,從需求來看,2023年開年以來,新能源電動汽車增速放緩,動力電池市場受去庫存影響,鋰電池客戶排產不積極,導致整個負極材料市場需求增長放緩甚至疲軟。從供給來看,經過前幾年行業大幅度擴產,包括行業頭部企業在內的負極材料廠家均進入產能釋放期,行業以石墨化工序為核心的有效產能大幅增長,整個負極材料行業供需已經反轉,面臨產能過剩的局面。

下游忙于去庫存

從下游電池企業去庫存情況來看,相關電池材料仍有下探空間?! ?/p>

近日,研究機構EVTank、伊維經濟研究院聯合中國電池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了《中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白皮書(2023年)》。白皮書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為294.6GWh,但是出貨量卻高達465.5GWh,遠高于裝機量。2022年全產業鏈的動力電池庫存高達164.8GWh,創歷史新高,使得2023年行業去庫存的壓力大增。

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發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一季度,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為65.9GWh,同比增長28.4%。同期,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為130.0GWh,同比增長26.3%;銷量達108.5GWh,同比增長66.8%?!   ?/p>

而在2022年一季度,我國動力電池裝車量累計51.3GWh,同比累計上升120.7%。同期,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為100.6GWh,同比增長206.9%;銷量達65.0GWh,同比累計增長172.6%。

可以看到,在動力電池行業去庫存形勢下,相較于2022年一季度的三位數增長,2023年以來,我國動力電池產銷量、裝機量增速已明顯放緩。

寧德時代在3月24日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公司成立庫存管理委員會對庫存從頂層進行整體管控,根據季節性變化靈活調整采購量,提高存貨利用率和周轉效率,在材料價格下行周期,公司已推動快速去庫存并縮短采購周期。

其實,不僅僅是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領域,2022年,電動兩輪車、電動工具等細分市場出貨量也出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

EVTank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電動兩輪車總體產量達到5904萬輛,同比增速僅為8.5%,增長幅度連續兩年呈現下滑趨勢。其中,2022年,我國鋰電版電動兩輪車的產量為1151萬輛,同比減少12.6%,導致其總體滲透率由2021年的24.2%下滑至2022年的19.5%。

2022年全球電動工具出貨量為4.7億臺,同比大幅下滑19.3%,而全球市場規模也同比下滑18.1%至521.6億美元。

電動兩輪車與電動工具需求的降溫,也傳導至鋰電池領域,圓柱鋰電池等需求降低:2022年全球圓柱鋰電池出貨量同比下滑1.8%至119.6億顆。

上游開始停產保價

下游企業去庫存的同時,原材料采購周期也在縮短,備貨需求趨弱,市場觀望情緒加重,相關材料企業開始停產保價。

據生意社分析,供應方面,隨著更多鋰礦投產,氣溫逐漸回暖,青海等地鹽湖產能逐漸恢復,疊加鋰輝石提鋰、鹽湖提鋰、云母提鋰等技術不斷提升,使得碳酸鋰產量穩步向上。但隨著碳酸鋰價格走低的影響,生產企業或面臨虧損,因此部分輝石和云母冶煉企業維持減停產預期。

隆眾資訊統計,2023年3月中國主要的碳酸鋰生產企業合計產量為3.01萬噸,環比下降0.33%;2023年4月中國碳酸鋰預估產量2.85萬噸,環比下降5.31%。受下游需求表現不佳影響,多家企業調控生產進度,冶煉廠停減產持續,預計4月份供給量仍存下降預期。

此前有消息稱,江西宜春云母提鋰企業中目前有一半已選擇停產。不過,近日江特電機對媒體回應稱,公司確實有部分產線停產,但與網傳所謂集體停產來挺價的說法不符。公司部分停產主要原因是下游需求減少,公司庫存增高,從而實行動態調整。僅靠幾家企業停產就能讓鋰價上升未免有些夸張。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主要提鋰技術為鹽湖(鹵水)提鋰和礦石提鋰兩種。其中,鹽湖中采用鹵水提鋰相對便宜,成本通常在3-4萬元/噸;鋰礦以鋰輝石和鋰云母為主,提鋰成本分別為5-8萬元/噸。但是,如果沒有自有礦山,疊加鋰礦成本,礦石提鋰的成本要在20萬元/噸以上。

按照目前碳酸鋰價格下行趨勢,對于鋰資源自供率較低或者完全依靠外供的企業,碳酸鋰價格已難以覆蓋成本,部分企業停產也是及時止損的無奈之舉。

同時,隨著鋰價的下行,部分高成本產能將被淘汰出清,炒作等投機行為也正在退散,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

那么,鋰鹽降價趨勢何時會有轉機?華西證券表示,鋰鹽價格觸底企穩的關鍵點在于需求復蘇,未來需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終端需求回暖帶來的供需結構改善。

據電池網不完全統計,2023年一季度,國內電池新能源產業鏈企業相繼公布的新投建項目多達111個,其中有94個項目公布投資金額,整體投建資金高達5099.94億元,百億級別項目達24個,較去年同期相比進一步提高。了解更多請點擊查看:近5100億!24個百億級項目!一季度電池新能源投資擴產項目大盤點

目前,政策層面對于電池新能源產業的支持仍在持續加碼,企業投資擴產未見明顯降溫。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雖然增速放緩,但增長態勢不減,各大機構對于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超900萬輛的預計目標基本不變。從中長期發展來看,電池新能源產業長期向好趨勢不改。

此外,來自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在國外電動汽車和儲能市場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動下,我國鋰電池出口額達1097.9億元,增速達到94.3%。

相關機構預判,海外旺盛需求及強勢鋰價或對國內鋰價形成支撐,而國內需求回暖有望帶動鋰價止跌。

結語:原材料價格的暴跌與暴漲,都不利于產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在市場機制下,供需關系依舊是鋰價走勢的主要影響因素,目前的鋰價下跌,主要是由于需求預期放緩而供給預期提升,疊加價格大跌加重了市場觀望情緒。目前鋰價還未有止跌的跡象,但我國鋰電池產業鏈較為完善,市場已具備一定的自我調節機制,政策層面也在推動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的國內勘探開發以及海外布局,周期性的價格波動風險整體可控。

[責任編輯:陳語]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碳酸鋰
動力電池
新能源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