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基礎通用、生產更新、應用服務、質量檢測和安全管理等部分,涉及智能汽車基礎地圖相關行業領域現有發布、預研階段、待修訂或待研制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共計31項。

涉及31項標準!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發布

據自然資源部3月6日消息,為加強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規范的頂層設計,推動地理信息在自動駕駛產業的安全應用,自然資源部組織編制了《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以下簡稱《建設指南》)。

《建設指南》提出,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分階段適時開展相關標準制定工作:

到2025年,初步構建能夠支撐汽車駕駛自動化應用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先行制定急用先行的10項以上智能汽車基礎地圖重點標準,涵蓋基礎通用、數據采集、動態更新、數據分發、交換格式,以及多種智能端側相關數據安全保護等技術要求和規范,解決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深度應用的迫切需求。

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制定20項以上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涵蓋數據生產、應用服務、質量檢測和地圖審查等技術要求和規范,引導和推動我國智能汽車基礎地圖安全合規應用,為我國智能汽車、智慧交通、安全出行及新型智慧城市等智能汽車基礎地圖相關行業領域技術發展及產業落地提供標準支撐。

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框架圖

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框架圖

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主要包括基礎通用、生產更新、應用服務、質量檢測和安全管理等部分,涉及智能汽車基礎地圖相關行業領域現有發布、預研階段、待修訂或待研制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共計31項,并為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以及跨行業跨領域標準間相互協調與兼容預留空間和接口。

《建設指南》提到,聚焦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數據采集、生產更新、應用服務、安全保護與管理等重點環節,加快基礎通用、數據采集、動態更新、服務分發、安全保護與審查等關鍵技術標準的研究制定,合理安排相關行業急需的標準制修訂工作進程;鼓勵地方依據統一的標準體系開展先行先試,積極參與國家標準項目的制修訂工作。

其中,關于安全管理部分,《建設指南》顯示,安全管理部分主要涵蓋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數據及相關產品在不同場景各智能端側存儲、傳輸、使用和服務等業務環節的安全保護,全生命周期監測管理以及地圖合規審查等內容。

(1)安全保護。安全保護標準用于統一智能汽車基礎地圖安全保護的總體要求,包括數據產品在智能終端安全處理、云平臺端安全服務以及各端側間安全傳輸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2)安全監控。安全監控標準用于規范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服務安全運行的總體要求,包括監測信息分類、對接聯調、管理維護以及對外提供等方面的技術要求。

(3)安全審查。安全審查標準側重于提出智能汽車基礎地圖在境界、要素和重要地理信息等內容審核,送審數據規格和送審方式等方面的業務流程和技術要求。

附件:《智能汽車基礎地圖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

[責任編輯:陳長清]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電池網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涉及資本市場或上市公司內容也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電池網)”的作品,凡屬媒體采訪本網或本網協調的專家、企業家等資源的稿件,轉載目的在于傳遞行業更多的信息或觀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刪除。電話:400-6197-660-2?郵箱:119@itdcw.com

電池網微信
新能源汽車
電動汽車
智能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