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正極材料周報,系電池網(微號:mybattery)與國內知名企業容百控股下轄公司——容百科技(微號:Ronbay688005)聯合推出正極材料資訊類周報,旨在通過更具價值的數據、報告或資訊等給行業帶來更加客觀的認知和分析,給實業制造以不同的視角和思維,同時我們將根據讀者、行業、公司需求推出深度研究與項目對接,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合適資本推動中國正極材料行業的商業化應用進程。另外,探索與企業或機構聯辦欄目也是更大程度地滿足公司和市場、用戶需求。我們期待著您的關注、參與和支持!
電池網總編室 容百科技
2023年4月17日
圖片來源:望城經開區
【開工】10億元!永杉鋰業年產4.5萬噸鋰鹽項目二期于湖南望城開工
據“望城經開區”消息,4月11日上午,永杉鋰業年產4.5萬噸鋰鹽項目二期在湖南長沙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園正式開工。
消息顯示,永杉鋰業鋰鹽項目二期總投資10億元,計劃新建1條1.5萬噸電池級氫氧化鋰產線、1條5000噸電池級碳酸鋰產線,建成后年產能可達4.5萬噸,投產達標后營收將突破百億元。(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觀點】鋰價雪崩后無人抄底 于清教:碳酸鋰漲跌是市場周期性行為
2023年以來,鋰價僅用4個多月的時間便已跌回2021年11月的水平。伴隨著鋰價下跌,鋰礦企業門口門庭若市的現象早已消失不見。
據媒體報道,近段時間,江西的部分鋰礦已經減產或停產,以減少市場供應支撐價格。然而,鋰礦本身并不存在如石油歐佩克等聯盟組織,因此供應不能統一減少的情況下,對鋰價產生的影響極為有限,市場上供大于求的情況仍然繼續。
“從供應方來看,電池去年有庫存,大概有150、160GWh的庫存,這個是主要原因。其次,去年碳酸鋰有大量庫存,大家有低位10多萬元/噸、20多萬元/噸、30多萬元/噸的囤貨,高位買入碳酸鋰的買方都承受著巨大的風險。澳礦方面供應也比較謹慎?!?月14日,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于清教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說,“需求方承受的壓力也比較大,主要是市場消費端不活躍?!?/p>
“價格穩定需要具備兩個條件,供需關系要平衡、成本要有支撐?!币辆S經濟研究院院長吳輝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這兩個條件都還不成熟,所以要期待電池等下游需求要好起來,清理完之前的庫存?!绷硗?,他提示道,如果礦石或者鹽湖鹵水的價格繼續下跌,碳酸鋰的成本支撐可能繼續往下走。
對于碳酸鋰何時止跌,于清教表示,漲價、跌價是市場的周期性行為,供需錯配是會緩解的。當供大于求的時候,價格肯定是要調整的。這對新能源車、儲能和鋰電池來說是利好,但對鋰礦企業來說是利空。
同時,于清教指出,這一輪的跌價實際有操作的跡象,報價主要是小企業,急于出貨回籠現金,大的企業有長協,比較穩定?!按蠹視鶕袌霾▌屿`活調整成本,所以不能光看表象?!彼f。(來源:時代周報)
【業績】天賜材料2022年凈利超57億 磷酸鐵鋰銷量同比增長71%
4月10日晚間,天賜材料(002709)披露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23.17億元,同比增長101.22%;歸母凈利潤57.14億元,同比增長158.77%;基本每股收益2.99元;擬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6元(含稅)。
天賜材料生產的鋰離子電池材料主要為鋰離子電池電解液和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均為鋰離子電池關鍵原材料。其中,在循環經濟體系的持續布局下,公司正極材料業務于2022年開始放量,磷酸鐵銷量同比增長71%,收入比重逐漸增加,隨著宜昌基地年產30萬噸磷酸鐵項目(一期)的落地及二期工廠的推進,預計磷酸鐵產品將于2023年迎來放量,成為公司未來新的營收及利潤增長點之一。(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業績】湖南裕能上市后首份年報:營收同比增逾5倍 磷酸鐵鋰銷量32.39萬噸
4月12日晚間,湖南裕能(301358)上市后披露首份年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427.9億元,同比增長505.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0.07億元,同比增長153.96%。公司全年共計生產磷酸鐵鋰33.72萬噸,銷售磷酸鐵鋰32.3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73.84%和168.96%。
資料顯示,湖南裕能是國內主要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供應商,專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包括磷酸鐵鋰、三元材料等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目前以磷酸鐵鋰為主,主要應用于動力電池、儲能電池等鋰離子電池的制造,最終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儲能等領域。(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業績】帕瓦股份2022年三元前驅體產能2.5萬噸 銷量1.63萬噸
4月13日晚間,帕瓦股份(688184)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16.56億元,同比增長91.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億元,同比增長74.52%。
帕瓦股份表示,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發展,帶動對上游原材料需求持續旺盛,帕瓦股份訂單飽滿、產能持續投放,2022年已建成三元前驅體產能2.5萬噸,同比增長116.47%,產量約1.77萬噸,同比增長74.61%,銷量約1.63萬噸,同比增長82.21%,致使公司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21%。(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業績】貝特瑞2022年凈利超23億元 正極材料收入逾103億
4月14日晚間,北交所上市公司貝特瑞(835185)發布2022年度報告稱,公司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256.79億元,同比增長144.76%;歸母凈利潤23.09億元,同比增長60.27%。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送5股并派發現金紅利3.5元(含稅),合計派發現金紅利總額為2.58億元。
正極材料方面,2022年,貝特瑞實現正極材料銷量超過3萬噸,對應收入103.01億元,同比增長182.11%;截至2022年末,公司已投產正極材料產能為6.3萬噸/年。市場布局上,公司與SK、億緯鋰能合資擴產5萬噸新產能已部分投產。公司還與中偉股份合作進行戰略合作,將在前驅體產品開發、前驅體產品供應、海外礦產資源開發及材料產能布局等領域開展合作。(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業績】新能源行業終端需求高增 中偉股份一季度電池材料銷量超5.5萬噸
4月14日晚間,中偉股份(300919)發布2023年一季度業績預告。中偉股份預計,2023年一季度,公司將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2億元-3.5億元,同比增長25.61%-37.38%。據悉,2023年1-3月,公司現有材料體系(鎳系、鈷系、磷系、鈉系)產品合計銷售量超5.5萬噸。
同日,中偉股份還披露2022年度業績快報。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入303.44億元,同比增長51.1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44億元,同比增長64.40%。2022年,公司三元前驅體和四氧化三鈷合計銷售量超過21萬噸。(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業績】科達制造2022年凈利42.51億元 參股公司藍科鋰業貢獻34.5億元
4月14日晚間,科達制造(600499)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公司實現營收111.57億元,同比增長13.8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51億元,同比增長322.66%。公司核心業務及投資收益均取得歷史好成績。
2022年,科達制造參股公司藍科鋰業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全線貫通,完成1+2萬噸/年碳酸鋰產能構建。隨著碳酸鋰產品市場價格快速上漲及藍科鋰業新增產能的釋放,藍科鋰業全年共實現碳酸鋰產量約3.10萬噸,銷量約3.03萬噸,庫存量0.42萬噸,達成營業收入114.95億元、凈利潤79.16億元,對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的影響為34.50億元,公司并于全年內共獲得藍科鋰業分紅金額近30億元,公司戰略投資業務步入收獲期。
與此同時,科達制造于2022年還出資1.5億元參與設立廣東科達南粵新能源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通過股權投資形式主要投資于廣汽埃安增資項目,助力公司負極材料業務的未來協同;同時,公司出資13億元參與設立嘉興科達金弘鹽湖產業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最終投資于鹽湖股份0.93%股票,加強與藍科鋰業控股股東鹽湖股份的粘性,共同促進藍科鋰業的長期發展。此外,公司亦著眼于非洲市場,于2022年底啟動了鋰礦、石墨礦的勘探工作,積極考察并論證未來公司鋰電板塊的潛力方向及可行性。(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動態】3月磷酸鐵鋰和磷酸鐵產量均減 4月預計持弱
3月,中國磷酸鐵產量為69,184噸,環比下降0.4%,同比增長106%,累計同比增長84%。預計2023年4月磷酸鐵產量達62,755噸,環比下降9%,同比增長78%。
3月,中國磷酸鐵鋰產量為70,377噸,環比下降1.5%,同比增長39%,累計同比增長24%。預計2023年4月磷酸鐵鋰產量為64,081噸,環比下降8%,同比增長37%。(來源:SMM鈷鋰新能源)
【公司】發力湖南臨武鋰礦新能源產業!大中礦業競得郴州城泰80%股權
4月11日,大中礦業(001203)發布公告,公司為在湖南臨武落地鋰礦新能源產業,通過湖南大中赫鋰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中赫公司”)于2023年4月10日參加拍賣,以自有資金1,700萬元(不含相關稅費)取得廣州粵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粵泰”)和廣州新意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持有的郴州市城泰礦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郴州城泰”)80%的股權、以及廣州粵泰對郴州城泰的應收款5811.38萬元。
據悉,標的公司郴州城泰主要資產為其名下擁有的一宗探礦權,勘查項目名稱:湖南省臨武縣雞腳山礦區鎢錫多金屬礦詳查,勘查面積13.57km2。有效期限至2015年7月5日。該探礦權系湖南省湘南地質勘察院于2012年轉讓給郴州城泰,轉讓價格1,395萬元。同時,郴州城泰支付地質技術成果轉讓費1,705萬元,并繳2年的探礦權使用費13,570元。2015年5、6月間,因存在糾紛,該探礦權到期后未得到及時延續。經盡調,該探礦權延續不存在法律障礙。(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國際】玻利維亞尋求參與豐富鋰資源商業開發 計劃2026年起出口鋰電池
4月12日消息,據外媒報道,玻利維亞總統路易斯·阿爾塞表示,作為將大量“白色金屬”資源產業化計劃的一部分,該國可能從2026年開始出口鋰電池。
阿爾塞接受當地電視臺采訪時指出,直接提取法將幫助玻利維亞在2025年前生產陰極,并在下一年開始出口鋰電池。
玻利維亞政府不僅計劃參與開采鋰金屬,還尋求在商業開發階段占據一席之地。阿爾塞再次呼吁,在南美“鋰三角”地區建立聯盟,稱這樣的聯盟可設定價格,類似于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圖片來源:宜賓鋰寶
【資本】天原股份:宜賓鋰寶近26億B輪融資落地 年底三元產能或達7萬噸
4月12日盤后,天原股份(002386)發布公告,公司重要參股公司宜賓鋰寶新材料有限公司(簡稱“宜賓鋰寶”)于近日完成第二輪戰略引資工作,目前已取得宜賓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換發新的《營業執照》,本輪增資加上第一批增資金額18.26億元,合計戰略引資金額25.78億元,B輪融資完成,同時公司完成核心層持股計劃。
2月10日,天原股份在路演活動中介紹,宜賓鋰寶目前產品有5系、6系、8系以及NCA。目前產量比例最大的是5系單晶材料,公司生產的6系和8系產品已經在多家電池廠商進行噸試,今年下半年6系和8系的產品銷量會大幅提升。目前三元正極材料產能為3萬噸,目前正在進行產能擴建,預計6月份投產2萬噸,年底投產2萬噸,屆時,宜賓鋰寶三元正極材料產能將達到7萬噸。(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蘭鈞新能源鋰電項目規劃產能77GWh 磷酸鐵鋰需求量10.8萬噸
“嘉善發布”消息顯示,4月11日,在2023年浙江省“十鏈百場萬企”系列活動啟動暨新能源產業重大投產項目對接合作大會上,蘭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簽約。
據悉,蘭鈞新能源位于浙江嘉善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期項目于去年6月正式通線;二期項目于今年1月28日完成簽約,預計建成后總產能可提升至32GWh;三期項目于今年3月再次簽約,計劃新建年產45GWh電池量產線及電芯模組鋰電池,預計達產后新增年產值超400億元。
從公布的蘭鈞新能源供應鏈需求來看,磷酸鐵鋰需求量108,000噸,石墨需求量54,000噸,鋁箔13,500噸,銅箔18,000噸,電解液58,500噸,隔膜81,000萬平米,結構件6,750萬套。(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焦點】動力電池庫存高企!碳酸鋰價格腰斬!冶煉廠開始停產保價?
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鎳、鈷、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同比上漲明顯,現貨均價同比分別上漲44.1%、18.2%、301.2%。
但是,進入2023年,鋰電池上游原材料碳酸鋰價格進入過山車式下跌:綜合各報價平臺的數據來看,從年初的50萬元/噸,一路跌破20萬元/噸。對于后市碳酸鋰價格走勢,從企業方面傳出的信號來看,短期內難以止跌。電池網對碳酸鋰價格下降對產業鏈發展帶來的影響進行了詳細分析,查看內容請點擊《動力電池庫存高企!碳酸鋰價格腰斬!冶煉廠開始停產保價?》。(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公司】傳藝科技鈉電正負極材料量產線開工 鈉電池已規劃產能10GWh
“傳藝鈉電”消息顯示,4月14日,傳藝科技鈉電正、負極材料量產線開工儀式在正極車間舉辦。傳藝鈉電正、負極材料的量產線開工,預示著傳藝鈉電將在電芯的主要材料方面已完成重要布局。
在4月12日的業績說明會上,傳藝科技介紹道,公司鈉離子電池產品市場拓展情況良好,一期4.5GWh項目已于2023年3月底投入使用,目前處于產能爬坡階段。公司鈉離子電池已實現訂單和銷售收入,大規模效益釋放尚待產能規模的進一步釋放。公司堅持一體化方向推進鈉離子電池產業化,成本相較于鋰電池或行業其他競爭對手具有一定優勢。
值得關注的是,傳藝科技2023年擬定增募資不超3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鈉離子電池制造二期5.5GWh項目 ,二期項目建成后,可形成年產5.5GWh鈉離子電池(及配套正極、負極材料)的產能。(來源:電池百人會-電池網)
【看點】贛鋒鋰業:鋰價下跌受供需關系、采購博弈、市場情緒等影響
4月10日,贛鋒鋰業(002460)董事長李良彬在2022年度網上業績說明會上表示,鋰價的下跌不僅受供需關系的影響,也可能受到短期新能源上下游產業鏈庫存周期,采購博弈,市場情緒的影響。而獨立董事王金本則在此前表示,近期鋰價下跌主要是下游變動,尤其是汽車廠商競爭激烈,短期內下游廠商去庫存所致。當前終端市場的需求仍在,隨著新能源汽車銷售旺季的到來,終端需求有望進一步回暖,考慮到鋰資源產能釋放速度沒有很快,因此鋰鹽價格向下空間可能性不大。(來源:海融網)
【國際】印尼尋求就電動汽車所需關鍵礦產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據外媒報道,印尼海洋與投資統籌部長Luhut Panjaitan日前表示,希望與美國就電動汽車生產相關的關鍵礦產達成有限自由貿易協定(limited FTA),以便該國公司在與美方進行電池礦產貿易時可以受益于美國稅收抵免政策。
當前,印尼還未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但該國的鎳產品在電池供應鏈中越來越重要。隨著印尼開始大力開發其全球儲量最大的鎳礦,以吸引包括特斯拉(Tesla)和福特(Ford)在內的美國電池和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投資,因此與美國簽署自貿協定迫在眉睫。(來源:海融網)
【看點】久吾高科:擬與西藏中鑫合作開展2000t/a氯化鋰中試生產線建設
4月13日晚間,久吾高科(300631)公告,公司與西藏中鑫投資有限公司(簡稱“西藏中鑫”)簽訂了《西藏班戈錯鹽湖2000t/a氯化鋰中試生產線建設、運營和技術服務BOT合同》。根據合同約定,公司與西藏中鑫合作開展“西藏班戈錯鹽湖2000t/a氯化鋰中試生產線建設、運營和技術服務BOT項目”,項目采用BOT合作模式,委托運營期60個月。公司利用自有鈦系吸附劑提鋰技術負責鹵水采集工段以后的相關鹵水提鋰工藝包的研發、中試線的設計、工藝設備投資、建設、運營以及技術服務,設備投資建設總費用不超過1.95億元;西藏中鑫負責鹵水采集供應以及廠房和配套設施的投資。(來源:海融網)
【瞭望】排斥中國參與?澳洲關鍵礦產戰略“拱火”做法引發反對
據“澳財網”報道,關鍵礦產對于各國的脫碳進程和國防應用至關重要,澳洲工黨去年上臺之后也在制定相關的政策,然而這項戰略頗有“站隊”的意味,資源部長Madeleine King直言不諱,表示就是為了遏制關鍵礦產行業向中國集中的趨勢。
Madeleine King同時援引了東歐沖突的事例,證明供應鏈過度集中是不健康的。不僅如此,他還強調澳大利亞需要盟友的幫助來資助新一代礦山的建設,以減少中國在關鍵礦物質領域的主導地位。
報道稱,為解決中國在關鍵礦產供應鏈中占據主導地位而引起的國家利益問題,澳大利亞政府即將推出國家關鍵礦產戰略(critical minerals strategy),并且歡迎“志同道合”的外國投資者投資。而澳洲的礦業公司對此的反應是:不要把中國排除在外。(來源:海融網)
【動態】中信昆侖鋰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達產
海融網獲悉,中信昆侖鋰業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近日全面達標達產。
隨著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的全面達產,中信昆侖鋰業年產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30萬噸硫酸鉀、1萬噸精硼酸的現代化工廠體系建設完成,建立了完整的技術、人才、生產管理和市場銷售體系。
據介紹,年產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由中信昆侖鋰業作為主體,由中信國安、中信重工等多方協同建設。中信昆侖鋰業董事長俞章法透露,2023年中信昆侖鋰業還將追加投資30億元,用于對這兩條萬噸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并新建一條吸附加膜工藝萬噸電池級碳酸鋰生產線,力爭當年全面投產。(來源:海融網)
【政策】自然資源部征求關于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意見
4月12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若干事項的意見(征求意見稿)》顯示,實行同一礦種探礦權采礦權出讓登記同級管理。自然資源部負責石油、烴類天然氣、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放射性礦產、鎢、稀土、錫、銻、鉬、鈷、鋰、鉀鹽、晶質石墨14種戰略性礦產的礦業權出讓、登記;其他戰略性礦產通過礦產資源規劃管控,由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礦業權出讓、登記。其余礦種由省級及以下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負責。(來源:海融網)
【動態】蘭石中科1500噸/年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前驅體示范項目產品下線
海融網從蘭石中科官方獲悉,4月14日,由蘭石集團投建的1500噸/年納米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前驅體示范項目在白銀市甘肅東方鈦業有限公司舉行了產品下線成功儀式。
據悉,該項目是蘭石集團與中核華原鈦白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領域深化合作、共贏發展的首次合作項目。項目經前期投料試車、操控調整、工藝優化及問題消缺,當前產線已正式進入投產運行階段,產品各項指標優異。(來源:海融網)
【研報】鋰礦價格堅挺 鋰價或迎來階段性止跌行情
據中信證券發布的研報,鋰價在下跌過程中的階段性企穩一般伴隨著鋰板塊的反彈行情。2023年以來盡管鋰價超預期下跌,但股票的搶跑效應或使得鋰板塊先于價格止跌。當前鋰價已跌至關鍵成本支撐位附近,供給實現初步出清。若下游需求回暖,疊加正極材料環節的低庫存效應,鋰價或能受益于采購回暖出現止跌??春镁邆滟Y源保障和成本優勢的企業以及出口業務占比高,有望享受海外鋰產品溢價的公司。
中信證券認為,調價機制的滯后效應導致海外鋰價對國內形成明顯溢價,并支撐鋰精礦價格堅挺運行。當前外購鋰精礦生產鋰鹽的成本高達26萬元/噸,現價下已出現顯著虧損,帶動鋰供應收縮。若鋰價后市進一步下探,或繼續挑戰國內高成本云母提鋰產能的成本線,鋰供應端或面臨更大程度的出清。結合海外鋰礦成本以及國內中低品位云母礦的提鋰成本,中信證券預計,鋰價階段性支撐位在12-15萬元/噸。(來源:海融網)
【智庫圈點】正極材料成為產業鏈庫存“洼地”
據中信證券發布的研報,目前產業鏈庫存主要集中在上游鋰生產商和下游電池企業環節。正極材料企業持有的原料庫存以及電池企業持有的正極材料庫存均處于極低水平,正極材料成為產業鏈庫存的“洼地”。若終端需求出現回暖跡象,電池企業或考慮增加原料庫存,進而推動正極材料企業排產增加并最終傳導至上游鋰鹽環節,帶動采購回暖和價格止跌。